山药,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地下根茎,它既可以当做食物也可以当做药材。山药素有“益气健脾、滋补身体”的美誉,同时山药也是对肾脏友好的天然低蛋白主食。
但是大家注意:当我们说山药好,说的是煮熟了的山药。未经煮熟的生山药(如生山药粉、生山药榨汁)有肾毒性!
这一直没有被大家重视起来。先跟小编来看一个病历。
一36岁男子,因为“皮肤上起皮疹,并且皮疹伴有烧灼感”就医(图1)。入院后,医生给他做了相关检查,发现他嗜酸性粒高、IgE高,并且血肌酐高达238umol/l,血尿3+,尿蛋白1+,24小时尿蛋白定量930mg。
为了明确他的肾功能损伤病因,医生很快给他做了肾穿刺,结果显示:急性间质性肾炎。
诱发急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原因是使用了肾毒性药物,比如某些肾毒性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利尿剂。
该患者发病特点也符合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这个患者自述自己既往有甲亢病史,一直吃着甲巯咪唑(一种治疗甲亢的药物)。此外,没有吃过任何其他药物。
不过,在发病前,他吃了一些生山药的提取物,吃完之后就开始起皮疹了。
医生考虑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应该不是“甲巯咪唑”的锅,还是生山药的事,可能是生山药中的薯蓣碱和薯蓣皂苷等成分致敏引起的间质性肾炎。
嘱咐患者停生山药,继续甲巯咪唑,然后输了点盐水,也没有给其他治疗。
医生精确地判断很快让患者肾功能恢复,血肌酐蹭蹭蹭往下降,出院时患者血肌酐降至97umol/l。
其实,做过山药的朋友们应该都有一些经验,在处理生山药的时候最好带上手套。因为刮皮、切的时候,有的人皮肤上黏了一些山药会引起皮肤红斑、发痒,痒得很厉害,这就是因为山药中的薯蓣皂苷等成分引起了皮肤过敏反应。这种发生在皮肤上的过敏反应还好,用水冲洗去除黏在手上的山药,一般过会就自己好了。
但如果是生山药打成粉、做成汁直接吃下去引起致敏反应诱发肾脏损伤,可就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好的事了。
类似的病历报道还有一些,也是一些人在服用没有煮熟的生山药粉作“保健”后出现肾损伤。
注:山药,又名薯蓣,文献中出现的一般它的是学名。该文献研究的2例患者均服用的是生山药粉(未煮)
薯蓣科植物,又名山药。没有适当的解毒过程,服用生山药可能导致肾毒性。
并且,生山药的肾毒性反应,不一定都是起病急、发病明显的急性肾损伤,长期服用也可能通过慢慢促进肾脏纤维化诱发慢性肾损伤,这种默默发生的肾损伤很难被及时诊断和察觉。
平时咱们将山药蒸着吃、炒着吃、煮汤、煮成粥,只要弄熟了都没有问题,唯独不要做成生粉吃呀,如果买的是山药粉,建议肾友们也确保煮熟了之后再吃。记住了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