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有致命危害,这种伤肾水果,一定不能吃!
真实案例一:两个杨桃,要了一条人命!
近日,一位血透一年多的老大爷,一直食欲不好,但一口气吃了两大个杨桃,而后呕吐、抽搐,昏迷,不幸去世。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友,吃杨桃后容易复发,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肾友食用杨桃后容易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真实案例二:20人中毒案例,8人死亡
台湾高雄医学院附属医院曾经报告过20名杨桃中毒事件;
海南三亚农垦医院也曾报告31例杨桃中毒事件;
香港、台湾也同样曾发生过杨桃中毒事件。
一、医生呼吁:这种水果真的会要命!
杨桃,堪称肾病人群的“克星”!
首先,肾功能不全者,尤其正在接受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肾友,若杨桃的毒素蓄积体内兴风作浪,不仅会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损伤,上皮细胞足突受损,导致血尿,还会让机体产生系列变态反应。
在进食杨桃后约半小时或5小时以内,大约五分之一的病人会有癫痫症状,这类病人死亡率高达75%以上。
二、这三类人千万不要吃!
01
肾病人群
肾病人群,或曾经患过肾病的,都不要吃杨桃。已经肾移植,或者肾功能衰竭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肾友,杨桃和杨桃汁、杨桃罐头都绝对不能碰。
02
慢性病人群
患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不建议吃杨桃。
03
小孩子
小孩子吃杨桃后可能会尿血,不过,通常不吃就好了。但是,小婴儿,就不要做这个尝试了。健康孩子还是可以吃的,注意不要空腹就好。
三、除了杨桃,这些食物也非常可怕!
放多了的味精
味精、鸡精是烹饪时常用来提鲜的调味剂,而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很多人喜欢多放点;但也有人认为味精会致癌,不能吃,选择鸡精更好……这些想法到底对吗?
01
鸡精和味精,主要成分一样
在化学成分上说,二者都是谷氨酸钠构成,都有提鲜调味的作用,功能差别不大。只是鸡精的谷氨酸钠含量比味精少,比味精更加鲜美。
02
味精不会致癌,但多吃无益
在超过120℃的温度下,谷氨酸钠就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不过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其致癌性。
03
正确使用才是安全的
出锅前再放
谷氨酸钠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90℃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因此,不管是炒菜,还是炖汤,都不宜过早放味精、鸡精,而应该在将出锅时放入。
加醋,不加味精
在烹饪糖醋鱼、糖醋排骨、醋熘白菜等食物时,最好不要再放入味精、鸡精。因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热,更容易产生焦谷氨酸钠,使菜肴走味。
控制量
谷氨酸对人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30毫克。对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不超过1.8克。大概就是三分之一啤酒瓶盖的量。
平时做菜时,也可以适当加点鸡汁汤、菌菇等提鲜,减少味精等调味料的使用。
摄入过量的食品添加剂
为了延长保质期、改善品质、增加营养成分等,基本上加工食品(像碳酸饮料、冰激凌、果脯、蜜饯、汉堡、罐头等)都会有食品添加剂的存在。
不过,这类食品添加剂,只要不超范围,完全按照规定限量使用添加,对于人体健康基本无害。
但有些添加剂存在于很多食品中,一不小心就摄入过量了,尤其是以下两种:
01
“无处不在”的果葡糖浆
从奶茶、啤酒、果汁,到番茄酱、面包、即食麦片,都有果葡糖浆的身影,可以说它真的无处不在。
果葡糖浆摄入过量,其危害也是所有添加剂中最大的!极大可能会诱发痛风或引发脂肪肝、糖尿病。
02
越吃越“呆”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被大量应用于制作各类饼干、糕点的原料中,包括植物性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沙拉酱、代可可脂等。
这些“人造”的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人体非必须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对健康造成很大伤害!
国际期刊《Neurology》有一项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可能是全因性痴呆和阿尔兹海默病的危险因素。此外,其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
希望肾友们都可以均衡营养,保护肾脏,延缓肾病进展,从此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