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的饮食方式不同,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调整。
少尿期“三高三低”饮食原则。即高热量、高糖、高维生素,低蛋白质、低液量、低电解质。摄入葡萄糖100-150g/(kg·d),可食用水果、麦片、饼干或麦淀粉点心及小米汤粥等;优质蛋白质0.6-0.8g/(kg·d),以减轻肾脏负担;还应限制患者的饮水量,每日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0mg,饮水量为尿量加400ml,患者在少尿及无尿期水肿明显或高血压严重时,更应严格限盐限水。
多尿期:基本原则与少尿期相同,但应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多尿期刚开始时,由于肾功能尚未恢复,蛋白质仍应按每日20g左右供给。5-7天后,由于氮质血症有所好转,每日蛋白质可提高至45g左右,优质蛋白应大于50%。食盐摄入量可随尿量的增加而增加,每排出1000ml尿,就可以给食盐2g。由于多尿期钾丢失很多,应供给含钾丰富的水果、果汁和新鲜蔬菜。
恢复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首先保证热量的供给,本期一天的总热量可按3000kcal(12600kJ)供给,蛋白质的供给量可随血液非蛋白氮下降而逐渐提高,开始按0.5-1.0g/(kg·d)计算,逐步恢复时则可按1.0g/(kg·d)或更多计算,以高生物价的蛋白质为主,以有利于肌蛋白的合成。恢复期排尿趋于正常,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病情稳定后,可恢复正常饮食。同时注意给予含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水盐的摄入方面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注意不要脱水,以免肾脏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