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也有讲究!肾友如何正确喝水?大部分人都没喝对!
生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天尿量最少要达到500毫升,才能排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物。
所以定义正常尿量在500毫升到1500毫升之间。
那么是不是对所有的人来说,尿量500~1500毫升就是对身体最合适呢?
显然不是的。
之前加拿大有一个试验,对2148个人追踪了6年的时间,研究发现,肾功能损伤速度与饮水量是呈负相关的。
也就是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水喝水量越多,肾功能损伤的速度就越慢。
按照尿量划分,尿量1L,2L,3L,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的速率分别是:每年1.3%,1.0%和0.8%。
尿量大于3L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0.46%。
也就是说,排出的尿量在每天一升到三升之间,逐渐增加有明确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但是对于肾脏病患者而言,研究报告却是相反的。
美国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一个特别著名的试验—代号MDRD,这个试验的参加者都是肾功能损伤病人。
他们发现,多饮水和肾功能之间是负相关的。
这反而提醒我们:如果肾友出现了慢性肾衰竭,那么喝水越多越有可能伤肾。
这是因为慢性肾炎患者心力衰竭时,肾脏的排水功能受限,喝大量水后无法排出,就出现水肿等现象,加重肾脏负担。
限制多少合适?
一听说喝多了水会出现水肿,有些肾友就开始盲目地限制进水量。
这也是没有必要的。
在估计合适的饮水量时,要观察自己有没有口渴感、眼球的弹性、口舌粘膜以及皮肤的充实度,还需要观察尿量的多少、血压的变化以及肢体渗透压等。
不过这些数据有些太专业啦,肾友们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体重,来估计饮水量。
一般来说,慢性肾病患者每天饮食中所有的水分,等于前一天的尿液量再加500毫升。
也就是说如果肾友前一天的尿液量为500ml,那么今天就可以摄入1000ml水。
不过要注意的是,很多食物中也含有大量水,要用1000毫升减掉一天食物所包含的水分,才是能够摄入的饮用水。
蔬菜的含水量:90%
酸奶和冰激凌的含水量:80%
米饭和土豆的含水量:70%
馒头的含水量:30%左右
水的种类选择
白开水——(√)
同样是加拿大试验发现,摄入白水和其他饮料,摄入白水组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更低。
因为,同样是饮水,如果饮用含糖的饮料肾功能会多损伤23%。
他们的试验告诉我们:(健康人)多饮水,尤其是白水,有更好的潜在保护作用。
含糖饮料——(×)
各种含糖饮料,以可乐为代表:在中美洲热带地区,诸如墨西哥、萨尔瓦多等地的糖农患CKD是18%,而同样是这一地区的高原农民患CKD是1%。
在甘蔗收割季,35°高温下,糖农每天至少工作4-6小时,平均会失水2.6kg。
他们平时就喝含糖饮料补充水分。
热应激、脱水和多果糖的饮料综合因素导致肾损伤。因此有一个专有名词“中美洲肾病”。
高温下锻炼,喝含糖饮料也一样会损伤肾脏。
苏打水——(×)
苏打水在这些年成为饮品界的时尚一哥。
我们来看看美国人研究吧:他们选择了72,342名绝经后医护女性,平均每天饮用两份以上的苏打水,随访11.9年。
结果:饮用苏打水骨折危险增加26%。
摄入不同类别苏打水髋部骨折风险没有明显差异。
所有三种苏打水均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茶叶——(√)
世界上消费最多的饮料(仅次于水),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饮茶。
来自细胞,动物,临床和流行病学越来越多的研究已将饮茶与各种健康益处相关联,例如预防癌症,慢性炎症,心脏和肝脏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紫外线引起的皮肤老化,骨折等,以及其他有益的作用,例如化学增敏,抗氧化应激。
最后
但也有一点要注意,并不是得了慢性肾脏病就要限制饮水量。
当血压正常、无水肿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正常饮水的。
或者是在疾病终末阶段发生少尿或无尿时,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之前的数年保留盐和水的能力已经受损。这时如果盲目的限制水摄入,就会促使已经受损的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这类情况应警惕,并立即补充其丢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