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橘个头小口感好,很容易不知不觉就吃多了。稍不注意就会造成“甜蜜负担”,甚至诱发痛风急性发作。这是为什么呢?
01.果糖是痛风发作的“帮凶”
一方面,果糖通过肝脏代谢,消耗大量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进而导致嘌呤释放增多,促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多;另一方面,果糖在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会降低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使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从而使体内尿酸排泄减少。
有些痛风患者没有饮酒、吃海鲜的习惯,但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喜好,却是他们患上痛风的主要原因:不爱喝白开水,果汁几乎不离口。
人们常喝的各种果汁、可乐、功能饮料等,虽然嘌呤含量极低,但一般含有丰富的果糖。果糖在体内的分解过程会直接产生尿酸,等于增加了内源性尿酸的来源。相比于蔗糖、葡萄糖等,果糖还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两者相加可导致体内尿酸浓度成倍递增。
此外,摄入过多的果糖,还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随之而来,“三高”症状与肾脏的关系十分密切,尿酸又会导致肾功能异常。
02.高嘌呤蔬菜“避坑”
除了少吃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还要注意有些蔬菜的嘌呤含量也不少,甚至比肉还高!尿酸高的肾友和痛风患者应该限制摄入。
芦笋高纤维、富含维生素,是很多人减肥降脂的首选菜,但每100克芦笋的嘌呤含量高达500毫克。在烹饪芦笋前要先焯水,这不仅能减少嘌呤,还能去除草酸。
还有紫菜的嘌呤含量也很高,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显示,每100克干紫菜中含嘌呤415毫克。另外,菌菇类干货也多为高嘌呤食物,虽然食用量少,但是由于其较高的嘌呤含量,对于痛风急性期的患者来说,仍然是需要限制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