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健康食物”都是相对的,对于高血尿酸、痛风的人来说,水果、蔬菜也是如此,一定要有选择的食用!
相对于蔬果汁,直接吃水果、蔬菜更健康,主要原因是榨汁与直接吃水果蔬菜在以下 2 个方面会有显著差异:营养吸收度:直接吃水果蔬菜,是连果肉也会一起吃掉,让人充分、完全的吸收水果中的营养物质;榨汁后,会大量丢失脂溶性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膳食纤维含量不同:直接吃水果蔬菜能完全摄入膳食纤维,而榨汁后膳食纤维会严重丢失,但是糖分不会丢失,会使糖分高度集中,这会导致糖分摄入过多,导致发胖、血糖变化、血尿酸等现象一、要选用低嘌呤蔬菜只有少部分蔬菜嘌呤比较高,只要规避开高嘌呤的蔬菜就可以了大部分蔬菜都是低嘌呤食物,可以随意吃!!!
会造成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的蔬菜主要是指嘌呤含量较高的蔬菜,包括:限制食用的蔬菜(每 100 g 蔬菜的嘌呤含量约 25~150 mg):干豆类、豆制品、油菜、茼蒿菜、九层塔、菌菇类、海带、笋干、大葱等禁止食用的蔬菜(每 100 g 蔬菜的嘌呤含量超过 150 mg):发芽豆类、芦笋、紫菜、菌菇类等吃 100 g “限制食用的蔬菜”后,若嘌呤(分子量为 120.1)完全吸收及吸收后完全降解为尿酸,可使体内尿酸增加 0.208~1.249 mM,成人血量约 5 L,则血尿酸升高 41.6~250 μmol/L吃 100 g “禁止食用的蔬菜”后,若嘌呤(分子量为 120.1)完全吸收及吸收后完全降解为尿酸,可使体内尿酸至少增加 1.249 mM,成人血量约 5 L,则血尿酸至少升高 250 μmol/L食物嘌呤表以哪个为准?
有官方的吗?
Choi HK 等在12年的时间里前瞻性地研究了47150名基线无痛风病史的男性中,所谓的饮食危险因素与痛风新发病例之间的关系[15]。记录了 730 例新确诊的痛风病例,发现:肉类摄入量最高的五分之一男性与最低的五分之一男性相比,痛风的多变量相对风险升高 41%(95%置信区间为 7%~86%,P=0.02)与海鲜摄入相关的相应相对风险升高 51% (95%置信区间为 17%~95%,P=0.02)相反,痛风的发病率随着乳制品摄入量的增加而下降,与最低五分位数的男性相比,最高五分位数男性的多变量相对风险降低 44% (95%置信区间26%~58%,P<0.001)富含嘌呤的蔬菜的摄入量和总蛋白质摄入量与痛风风险的增加无关高嘌呤含量蔬菜降低高尿酸献血症和痛风风险,高嘌呤含量肉类升高风险,这一现象在中国人中也被验证。
然而,高嘌呤蔬菜对血尿酸和痛风风险的影响在不同的研究中是存在冲突的为了探讨和量化痛风患者嘌呤摄入量与痛风复发风险的关系,Zhang Y 等进行了一项病例交叉研究,与 2 天内总嘌呤摄入量最低的五分位数相比,动物嘌呤摄入最高五分位数的患者痛风风险升高 141% (p <0.001),植物嘌呤摄入最高五分位数患者的痛风复发风险升高 39% (p=0.04)
高嘌呤蔬菜度血尿酸、痛风风险影响的矛盾,应该与实验对象食用的蔬菜种类不同有关,不同种类蔬菜中的嘌呤被人体吸收利用,代谢为尿酸的能力有差异。也可能与选用的蔬菜中的嘌呤含量的高低、蔬菜中的嘌呤种类有关陆春梅等分析了不同的嘌呤对促进痛风发作的作用大小的差异,发现摄入等量的不同嘌呤,嘌呤物质引起痛风发作的强弱为: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腺苷>鸟苷>腺嘌呤。
Duan Y 等研究人员通过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和科克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检索评估大豆、豆制品、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对尿酸水平影响的研究,共纳入17项研究[14]。对三个急性效应的人类临床研究的定性分析表明,食用大豆会增加血清尿酸浓度。
然而,大豆制品,包括豆腐、豆腐糕和豆腐干,对血清尿酸没有显著影响。对5项长期人体研究(10个数据集)的荟萃分析显示,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对尿酸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豆类食品中影响血尿酸水平、痛风风险的不是大豆蛋白,应该是嘌呤成分建议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
1. 低嘌呤含量蔬菜随意吃2. 依据自己的血尿酸水平,适量食用中嘌呤含量蔬菜(高嘌呤含量蔬菜将下述推荐量加 1 倍):尿酸超高420 μmol/L的话,禁吃尿酸处于 360~420 μmol/L 的话,一周吃 1~2 次,每次控制在 60~80 g 以内,间隔 5 天以上尿酸低于 360 μmol/L 的话,可以一个月适量吃 2~4 次,每次控制在 60~80 g 以内,间隔至少 3 天以上二、要选用富含维生素 C、富含黄酮组分、含糖量低的水果A. 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刺梨、酸枣、沙棘、木瓜等
B. 多吃含糖量低,尤其是果糖含量低的水果:番石榴、雪莲果、柠檬、樱桃、李子、杏、菠萝等
C. 适量食用含糖量不高,但是也不低的水果:草莓、杨梅、梨、葡萄、鲜荔枝、猕猴桃、鲜桂圆等
D. 禁吃含糖量高,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水果:苹果、橙子、榴莲、无花果、柿子、哈密瓜、冬枣、黄桃、车厘子、提子、释迦、香蕉、山楂、椰子、水蜜桃、石榴、蜜桔等,各类干果、果脯也应该禁吃有句老话说得好“过犹不及”,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可以多吃的水果也要适度,不要把水果当做主食。
水果的影响是复杂的一些研究报告说,水果可以降低患痛风的风险食用樱桃真的可以抗痛风吗?13 赞同 · 0 评论回答Williams PT 等研究人员发现水果可以降低痛风发作风险,平均每天吃 > 2份水果的男性比每天吃 < 0.5 块水果的男性风险低 50%。
名男性每日水果摄入量与突发痛风的相对风险而另一些研究表明,水果摄入与痛风发作有关Choi HK 等研究人员为了探讨含糖软饮料、果糖、富含果糖的水果和果汁的摄入与痛风发病风险的关系,发现全果汁或富含果糖的水果(苹果和橙子)及其果汁会升高痛风的风险(趋势P值<0.05)[2,3]。水果的复杂性是由水果中存在的几种营养物质造成的,维生素C、黄酮类和多酚、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都是水果中的营养物质有助于降低血尿酸、预防痛风发作,而嘌呤、果糖会升高血尿酸、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水果诱导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机制1. 水果中升高血尿酸、增加痛风风险的主要是果糖和嘌呤,果糖的影响>嘌呤水果中的嘌呤大都比较低,对血尿酸影响较小,可以不必考虑嘌呤对血尿酸、痛风的影响食物嘌呤表以哪个为准?有官方的吗?
只有极个别的水果中嘌呤含量比较高,如无花果(每 100 g 中的嘌呤含量约 64 mg)、榴莲(每 100 g 中的嘌呤含量约 75 mg),应该禁止食用。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荟萃分析,系统地检索了PubMed(1966年至2017年6月)和Embase(1980年至2017年6月)数据库中的文献以确定不同饮食因素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涵盖了 19 项具有足够样本量的前瞻性队列或横断面研究,所有研究涉及红肉、海鲜、酒精、果糖、乳制品、大豆食品、高纯度蔬菜和咖啡[5]。
果糖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风险的影响荟萃分析的证据表明,摄入果糖可能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分别使高尿酸血症、痛风风险升高85%、114%果糖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升高血尿酸、诱发痛风中间代谢产物是合成尿酸的中间产物,也就是说吃太多果糖的话,会导致尿酸合成增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促进血尿酸进入关节内[4]会抑制参与尿酸排泄的基因表达和活性,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促进血尿酸进入关节内[6]会抑制参与尿酸排泄的基因 ABCG2的表达和活性,抑制尿酸从滑囊液进入血液,同时可以激活NF-κB信号通路,分泌炎性因子,导致急性痛风发作[7]2. 水果糖分中影响血尿酸的主要是果糖,要大于葡萄糖、蔗糖等Cox CL 等研究人员分析了 10 周果糖或葡萄糖摄入对男女血浆尿酸的影响,发现摄入果糖,而不是葡萄糖,导致 24 小时血尿酸谱(P < 0.0001)显著增加。果糖和葡萄糖均能升高空腹血尿酸,果糖升高血尿酸能力更强[8]。
等量果糖和葡萄糖对血尿酸的影响蔗糖是由 1 分子果糖和 1 分子葡萄糖形成的二糖,理论上蔗糖对血尿酸的影响要弱于果糖在一项随机交叉设计研究中,40 名男性和女性饮用了 24 盎司含高果糖玉米糖浆或蔗糖的饮料,与蔗糖相比,高果糖玉米糖浆导致更大的血液果糖浓度,高果糖玉米糖浆对血尿酸的影响也高于蔗糖[9]。
等量高果糖玉米糖浆和蔗糖对血尿酸的影响3. 同一种水果,果汁更容易诱发痛风发作Choi HK 等研究人员为了探讨含糖软饮料、果糖、富含果糖的水果和果汁的摄入与痛风发病风险的关系,发现全果汁或富含果糖的水果(苹果和橙子),也与痛风的高风险相关(趋势P值<0.05)[2,3]。12年的随访中,报告了755例确诊的痛风事件。
相对于平均每个月吃苹果、橙子<1次的人群,1~4 次/月、2~4 次/周、5~6 次/周、1 次/天的人痛风风险分别增高 24 % (置信区间CI:-18%~89%)、22 % (置信区间CI:-21%~90%)、43 % (置信区间CI:-6%~119%)、64 % (置信区间CI:5%~156%)相对于平均每个月喝苹果汁、橙汁<1次的人群,1~4 次/月、2~4 次/周、5~6 次/周、1 次/天、2 次/天的人痛风风险分别增高 41 % (置信区间CI:3%~93%)、59 % (置信区间CI:14%~123%)、55 % (置信区间CI:12%~115%)、53 % (置信区间CI:9%~113%)、82 % (置信区间CI:11%~200%)
苹果、橙子及果汁对痛风风险的影响相较于水果榨汁,直接吃水果更有利于维持、降低血尿酸和预防痛风发作,主要原因是榨汁与直接吃水果蔬菜在以下 2 个方面会有显著差异:营养吸收度:直接吃水果蔬菜,是连果肉也会一起吃掉,让人充分、完全的吸收水果中的营养物质;榨汁后,会大量丢失脂溶性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膳食纤维含量不同:直接吃水果蔬菜能完全摄入膳食纤维,而榨汁后膳食纤维会严重丢失,但是糖分不会丢失,会使糖分高度集中,这会导致糖分摄入过多,导致发胖、血糖变化、血尿酸等现象4. 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降低血尿酸,预防痛风发作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对于血尿酸> 420 μmol/L 患者,500 mg/d Vc 平均每月的降尿酸能力为 30~60 μmol/L 对于存在严重肾脏疾病患者,250 mg/d Vc 平均每月的降尿酸能力为 48~60 μmol/L,血尿酸的降低后其降低速度减慢 高剂量的 8g Vc 对血尿酸>420 μmol/L 和血尿酸≤ 420 μmol/L 的痛风患者均具有降尿酸效果,3天的高剂量服用初始血尿酸 588 μmol/L 患者降低 138 μmol/L,初始血尿酸≤420 μmol/L 患者降低 66~102 μmol/L痛风患者需要补充哪些维生素?
5. 水果中的黄酮类和多酚可以降低血尿酸,预防痛风发作研究发现,水果中的黄酮和多酚类物质主要通过以下机制降低血尿酸,预防痛风发作[4]: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尿酸合成降低尿酸重吸收转运子 的表达和活性,降低血尿酸提高尿酸排泄转运子 的表达和活性,降低血尿酸抑制 NLRP3 炎性小体的活性或 IL-1β、IL-6 等促炎因子的表达、释放,预防痛风发作。
6. 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尿酸、预防痛风发作,但是效果有限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对血尿酸、痛风的影响也比较复杂,跟年龄有关在一项纳入 12869 名年龄在 20 岁及以上的参与者,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三次样条模型探讨膳食总纤维、谷物纤维、水果纤维和蔬菜纤维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风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10],发现:对年龄<45 岁的人,水果中的膳食纤维会升高高尿酸血症风险对年龄>45 岁的人,水果中的膳食纤维会降低高尿酸血症风险在不考虑年龄的情况下,水果中的膳食纤维与高尿酸血症风险无明显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