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很多: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因此防止糖尿病肾病仅仅控制好血糖还不够,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体重。
糖尿病肾病控制血糖就够了吗?
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很多: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因此防止糖尿病肾病仅仅控制好血糖还不够,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体重。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需要控制在≤130/80mmHg,如果24小时尿蛋白>1g则血压要求需在≤125/75mmHg。
普通糖尿病人的血脂需要控制的目标是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但若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则应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另外还需要低蛋白饮食,且肥胖者要降低体重,合并高尿酸血及痛风的患者需要降低血尿酸预防尿路感染,禁用有损肾脏的药物、戒烟戒酒等。
因此,肾脏保卫战是一场全方位的立体战,仅仅控制血糖是不够的。
怎么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高蛋白饮食会增加尿蛋白的排泄量,而大量蛋白尿可增加肾小球内高压力、高灌注及高滤过,促进肾小球硬化,加重肾小球损害。
糖尿病肾病患者提倡优质低蛋白饮食,但具体吃多少需要根据慢性肾病分期决定:
·CKD1-2期(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推荐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0.8-1g/公斤体重;
·CKD3-5期(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推荐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0.6g/公斤体重。
蛋白质含量口诀:
·一两大米/白面各含5g蛋白质;
·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各含6g蛋白质;
·一两鱼/虾各含7g蛋白质;
·一两鸡/鸭肉各含8g蛋白质;
·一两瘦猪肉/牛肉各含9g蛋白质。
肾病患者不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且对蛋白质的种类也有要求,即要求多选择-优质蛋白。后者主要指富含必须脂肪酸的动物蛋白,其占比大于50%。
是否需要严格控制饮食?
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求低蛋白饮食,患者蛋白质摄入普遍少。所以主食吃得太少,热量摄入不足,机体只能靠分解自身蛋白来补充,这样不仅会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还会因蛋白分解产物增加而加重肾脏负担。
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天要保证足够热量(30-35千卡/千克体重),不宜过度限制饮食。
尿蛋白阳性的患者如何药物治疗?
若是糖尿病引起,首先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还要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非糖尿病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病等免疫性肾病,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是否只能用胰岛素?
大多降糖药都是由肝脏代谢后经肾脏排泄。当肾功能明显减退时,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药物容易在体内聚集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脏功能恶化。
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其肾功能状况选择降糖药物及调整药量(在医生指导下)。
当患者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临床常用的各类口服降糖药均可按照正常剂量使用,但当患者肾功能明显减退时,宜尽量选择胰岛素或是选择不通过肾脏排泄的口服降糖药:瑞格列奈、利格列宁等。
二甲双胍对肝肾有损害吗?
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同时是以原型进经肾脏排泄,因此对肝脏和肾脏基本都没有损害。
之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服用二甲双胍,并非是因为二甲双胍伤肾,而是因为患者肾功能不全时使得二甲双胍排泄受阻,并在血液中堆积诱发乳酸酸中毒。
并非所有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均不能使用二甲双胍,能否使用应该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
·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可正常服用二甲双胍;
·肾小球滤过率于45-59mL/min 之间时可减量服用二甲双胍;
·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时禁用二甲双胍。
糖尿病肾病透析时间?
肾病开始透析的时机取决于病人的肾功能水平、身体一般状况、合并及严重程度。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这类患者的病情及症状往往比单纯肾炎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