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治疗

做好这4件事的肾友都会活得更久

时间:2024-04-27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1 栏目名: 多囊肾治疗 文档下载

做好这4件事的肾友,99%都会活得更久,且更有质量!

发生肾病的原因不尽相同,进入透析的原因却时有雷同,而今透析者越来越多。根据CNRDS(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的情况,截止2021年12月底,中国大陆地区血液净化基本数据:患者数量依旧是在快速上升,登记透析患者近88万人。

逐年增加的数字是冰冷且苍白的,可是在这背后,又暗藏着什么呢?

是发病率增加?是透析龄增加(透析死亡数减少)?还是透析技术与治疗能力的提升?

答案是肯定的,与这些密不可分!

张姐,成都爱肾透析中心的一名在透肾友,今年52岁,透析6年了,她对“这些逐年升高的苍白数字”也有深深的感受。她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肾友们谈一谈从得肾病或是透析有哪些方面是要非常注意的!或者说是能通过肾友自身努力从而改变不良结局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确诊任何疾病,都需积极治疗”

是的,发生任何疾病,都需要积极治疗。因为导致慢性肾病发生的因素除一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外,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继发的肾病,然而这些疾病大多都是慢性疾病,往往得不到大多数人的重视。

张姐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在张姐四十岁左右,就有高血压了。但是,她当时觉得:高血压,就吃点降血压的药就好了!

倒退回去十几年,由于科学传播力度不大,普通公民接受信息的途径也有限,很多知识都不明白,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发生在现在,积极用药,同时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那肾病来得会不会慢一点呢?

“尿毒症是绝症?短命?请正确看待”

“十多年以前,张姐同村的一个姑娘才20多岁,得了尿毒症,肿的厉害,透析后更是骨瘦如柴,没透多久,人就没了...”所以,当张姐因“心累,无法躺平,双腿水肿”入院检查得肌酐要到700了,大夫叫她造瘘准备透析时,她还是选择了保守治疗。因为心里害怕:不知道透析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就像别人癌症放化疗那样难受,是不是活不长了?

当时没有听取医生的建议,后面是无比的后悔。因为,在那没过多久就迅速的就达到了透析指征了,不得不透!内瘘没有提前做好,临时置管,无奈在床上“插大腿”,一插就是一个月,还有点感染,有些渗血,动一下痛一下,真的非常遭罪!刚透一段时间之后,虽然只有80斤,但是人舒服多了。目前透析第6年,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干体重有115斤了。在此,张姐想对可能快要透析的肾友说:“与其无知饱受折磨,不如时刻做好学习的准备,透析并不可怕”!

“去抱怨,不如去改变”

血液检查指标不单单是一个数字,有高有低有正常。大家不能一味的抱怨:这个月指标怎么又高了?可是,自己却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下个月依然高,这没有一点好处,对吧?

张姐之前就是这样的,不过现在完全转变态度了,指标也在向好发展。

究其原因:

  1. 不知道指标高或低到底会对身体造成怎样的危害
  2. 不清楚自己有能力(比如高磷高钾,可以通过正确控制饮食+正确服药)将这个指标控制好
  3. 不清楚将这些基础指标控制好了,自己的身体会感觉更好,会对长期的生存有好处。

希望各位肾友,一定要读懂数字背后的意义,现在去爱惜、去改变,一切都还来得及!

“与其回头看,不如朝前走”

什么叫回头看与往前走,通俗一点就是讲心态。心态是以上一切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老是回忆或者后悔过去有什么用呢?增加痛苦,觉得遗憾吗?这样一定是不可取的。既然发生,就慢慢接受。

慢慢向前走,一步有一步的惊喜!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血透透析龄超过5年的患者数量比例已达到了31.5%。血液透析透析患者的平均透析龄达到了50.9个月。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说不定下一个最长透析记录就是你!加油哦,各位肾友!不止你一个人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