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肾内科医生常用的,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药物有:
一、RAS抑制剂
RAS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包括两类药物:
一类是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一类是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有厄贝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等。
一般而言,这类药物减少蛋白尿起效的时间在6周左右,因此用这类药物来减少蛋白尿或延缓肾病进展,不能急于求成。
还需强调!无论是沙坦类,还是普利类降压药,用得好,能延缓肾病进展,减少蛋白尿;用得不好,会导致肌酐升高,血钾升高,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大约有17%的人用普利类药物后会咳嗽,所以不能擅自用药,需同医生沟通。
他为慢性肾病患者治疗时,一般以3个月为周期观察,当然急性病例需另做评估,也可能以2周或1个月为观察周期。
为延缓慢性肾病进展,肌酐正常或略微升高(如肌酐200umol/L、300umol/L)都可以使用这类药。但为防止出现不可控的副作用,尤其是肌酐较高的患者、高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下使用。
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能否合用?
个别患者可以合用。因为有些患者合用才能完全阻止肾素血管紧张素的高度兴奋。
二、列净类降糖药
列净类药物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类药物,包括达格列净、卡格列净、恩格列净、恒格列净等。
这类药初始研究目标是降糖,后来发现降糖的同时,还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后期又经研究发现,这类降糖药几乎对所有类型的肾脏病,都有延缓肾功能受损进展的作用。
服用列净类药物,糖会从尿道中排出,尿糖会增加,所以吃这类药物的患者往往会有糖尿。另外,因为有尿糖,所以易滋生细菌,容易尿路感染。
优势:列净类药物能降血糖、降体重、降血压,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弊端:容易导致感染,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还会使排尿增多。
服用列净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①要多喝水;②注意预防泌尿道感染;
③需坚持服用,服用越久,效果越好。
三、醛固酮拮抗剂
在保护肾功能方面,醛固酮拮抗剂很少单独使用,往往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伍用。最近的临床试验是与以沙坦结尾的降压药联用,结果显示:可以使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风险降低20%。
第一代醛固酮拮抗剂以安体舒通(螺内酯)为代表,但是不适合长期服用,因为长期吃会导致男性乳房发育。
依普利酮是第二代低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性激素相关的副作用比螺内酯少。但是,国内没有上市。
非奈利酮是目前最新型的选择性醛固酮盐皮质激素受体(MR)拮抗剂。临床研究证明,该药可降低eGFR持续下降、终末期肾病的风险,延缓肾病进程。
另外,还有两类药物也能延缓肾病进展,分别是α-酮酸制剂和中药。
肾功能早期损伤,肌酐在200umol/L以内,可以用α-酮酸作为一项基础治疗。
一些传统中药也有一定的延缓肾病进展的作用,如肾衰宁、尿毒清、海昆肾喜、肾康宁、肾康、肾康栓等药物,不过这些中药理论上都应由中医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辩证使用。
这里仅以个人经验简要分享:
如果是肾脏缺血相关,可以用些肾康注射液或肾康栓,改善供血;肾病早期可以用些海昆肾喜,因为此药没有腹泻等副作用;如果病情再严重一些,需要多排泄尿毒症毒素,这时可用到尿毒清或肾衰宁。
一般而言,西医观点中肾素-血管紧张素拮抗剂、转化酶抑制剂,作为“打底”药物,后可叠加列净类降糖药,再叠加醛固酮拮抗剂,同时也可能加用α-酮酸和中药,具体需要看患者的疾病治疗反应和医生用药偏好。比如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用RASS药物打底;如有高血糖,需要用列净类药物打底。
当然除了这些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的管理,对延缓肾脏病的进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特此郑重声明:药物对不同的人是否适用?能否减缓慢性肾病进展?还需患者和肾科医生共同参与、观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