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当继发感染时,除了疼痛加重外,还可能伴有体温升高和全身不适。当CT显示囊肿特征时,无需进行囊肿穿刺。主要由腰腹部肿胀疼痛引起,当囊内发生感染、出血时疼痛加剧。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根据可能感染的菌种注射敏感抗生素。治疗囊肿感染的西药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等,慎用肾毒性抗生素。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是安全的,不会产生血栓。
囊肿是良性肿瘤,有些人将其归类为肾囊肿病。 在肾囊性疾病中,单纯性肾囊肿最为常见。 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 一般为一侧单侧,但也有多侧或多极的情况。 双侧发生的情况很少见。 单侧和单个肾囊肿相对无害,临床上经常被忽视。 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超过2/3发生于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 囊肿起源于肾实质,突出于肾皮质表面,呈蓝色,但也可位于肾皮质或髓质深处。 囊肿壁薄,由单层鳞状上皮组成,囊肿内有清澈的浆液。 如果囊肿壁厚而不光滑,液体呈血性,则表明有恶变的可能,恶变率为3%~7%。 位于下极的巨大肾囊肿会压迫输尿管,导致梗阻、积液和感染。 这种疾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肾小球、肾小管先天性结构异常以及后天性损伤和感染有关。
本病属于中医证候范畴。 内脏囊性疾病多是先天遗传或后天营养不良,肾气受损,络络不和,导致肾囊血水凝结所致。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肾囊肿常常是偶然发现的。 大多数人没有症状。 它们通常在直径达到 10 厘米时出现症状。 主要症状是腰部或背部疼痛。 当出现并发症时,症状就会很明显。 如果囊肿内大量出血,囊肿壁会突然拉伸。 、胶囊受压会导致腰部抽筋。 当继发感染时,除了疼痛加重外,还可能伴有体温升高和全身不适。 一般不会有血尿。 偶尔,囊肿压迫肾实质,可产生镜下血尿,有时会导致高血压。 血压。 当囊肿巨大时,腰腹部可能会出现肿块。
诊断
1. 基本检查
1.尿液检查:尿常规正常。 若肾实质受压于被膜内或有囊内感染,尿液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2、B超检查可以了解囊肿的数量、大小、壁的情况。 可与肾实质肿块区别,是首选检查方法。 典型的B超表现是病灶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 当囊肿壁出现不规则回声或局部回声增强时,应警惕恶变; 继发感染时,囊肿壁增厚,病灶区回声稀薄,囊肿内出血时回声增强。 当影像学显示多发性囊肿时,应与多房性囊肿和多囊肾病相鉴别。
3.静脉肾盂造影(IVP)可显示囊肿对肾实质的压迫程度,可与肾积水鉴别。
2.进一步检查
CT对于B超检查无法确定的患者有一定价值。 当囊肿伴有出血、感染或恶变时,会表现出异质性,CT值会升高。 当CT显示囊肿特征时,无需进行囊肿穿刺。
三、诊断要点
1.该病早期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检和B超检查时发现。 当囊肿直径>10cm时就会出现症状。 主要由腰腹部肿胀疼痛引起,当囊内发生感染、出血时疼痛加剧。2.体检偶尔可发现腰腹部囊性肿块。
3.B超检查通常可以明确诊断。 当怀疑恶变时,可采用进一步检查所列的方法。
4.本病应与肾癌、肾积水、肾多房囊肿、多囊病相鉴别。
治疗方法
1. 一般治疗如果囊肿直径小于4cm,无明显压迫肾盂或肾盏,无感染、恶变、高血压,或症状不明显,只需密切随访观察并定期B超 需要进行超声检查。
2.西药治疗
(1)穿刺引流+硬化剂治疗
1、适应症:此方法适用于囊肿直径大于4cm、有症状、经检查已排除恶变和感染的患者。
2.常用的硬化剂有四环素、磷酸锁、95%酒精、50%葡萄糖。
3.禁忌症:局部皮肤感染患者及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
4.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血气胸、肾裂伤、动静脉瘘、尿囊外伤以及硬化剂外渗引起的肾周组织刺激和损伤。
(二)穿刺引流及抗生素治疗
1.适应症:直径4cm的肾囊肿合并囊内感染。 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根据可能感染的菌种注射敏感抗生素。2.禁忌症及并发症与穿刺加硬化疗法相同。
(3)手术治疗
1.适应症(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1)囊肿并发感染,穿刺排液、抗生素治疗无效。
(2)囊肿恶变。
(3)穿刺硬化疗法治疗失眠。
(4)巨大肾囊肿。
2.禁忌症: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或有恶性囊肿及远处转移者。
3.技术的选择
(1)囊肿去顶术适合大多数肾囊肿患者;
(2)肾切除术适用于囊肿恶变或囊性肾癌。
4.术后并发症常有感染、出血、尿瘘等。 腹腔镜术后的抗并发症包括气体检查、皮下和纵隔气肿、肠道损伤和出血、感染等。
(4)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囊肿并发感染、出血的情况。
治疗囊肿感染的西药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等,慎用肾毒性抗生素。 止血药物:止血药1ku,肌肉注射,每日一次。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是安全的,不会产生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