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肾病用药问题,网络上或其它渠道总会有这样声音“尿蛋白低到一定程度,肾病患者就可以不用药了”。有人认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至300mg(0.3克),就可以不用药;有人认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至150mg(0.15克),才可以不用药;还有人认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至500mg(0.5克),完全可以不用药。这些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或者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高到多少才需要用药?150mg、300mg或500mg?其实还是有不少肾友弄错了。
按照尿蛋白正常范围来看,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就是正常的;按照肾病综合征疗效判定标准来看,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0mg才属于完全缓解;按照尿蛋白对肾病进展的影响来看,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0mg对肾脏造成的伤害是有限的。这样看来,是不是说肾病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0mg才需要用药?如果你也是这样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因为,决定肾病患者需不需要用药,尿蛋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决定肾病患者是不是需要用药的并非只有尿蛋白这一个项指标。
1.特别容易复发的肾病,就算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150mg,也不能随便停药
2.有进展风险的肾病,就算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至300mg,基础治疗仍不能少
3.病理类型较重的肾病,就算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0mg左右,治疗不能不积极
4.无论是何种肾病,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已超过1000mg,原则上应该加重用药
5.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肾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已大于3500mg,必须联合用药
还能明白尿蛋白高到多少才需要用药吗?无论尿蛋白有多少,肾病患者都必须弄清楚自己的病情状况,由经治医生作出是否需要用药的决定,而不是患者自己“想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