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尿常规虽然操作简单,但因很多人对这项检查不重视,导致在尿常规的检测上存在不准确的问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要想尿常规测得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是否是晨尿
尿常规检查一般不受时间限制,一天中的任何时段都可以,但为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应尽量留取晨尿(即在膀胱里已经有6小时以上,并且是清晨起床后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第一次排出的尿液)。这是因为晨尿其各种成分浓缩,已达到检验或培养所需浓度,更有利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小编提醒,尿常规检查前一天晚上不要大量饮水,尤其是8点以后。因为,前一天饮水过多会造成尿中成分被稀释,检查出的结果可能不准确。
2.是否是中段尿
尿常规检查采取小便时,应先排掉前一段尿液,让开始的尿液将尿道冲洗干净后留取中间的一段。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段小便也要排入,因为这样做会减少分泌物混入的可能性。
3.是否在特殊情况下
女性做尿常规检查,要避开月经期间,前后一周也不宜。另外,要确保尿道口的清洁,避免混入分泌物(男性也应如此)。
另外,也不要在发热、剧烈运动后、服用某些药物后做尿常规检查,因为这些都可能引起尿液一过性异常或原有尿液异常加重。
4.是否具有鲜活度
尿常规检查尽量采用新鲜尿液,一般是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因为检查中越是新鲜的尿液,检测结果也就越准确。如果情况特殊,需要在家留好后再带到医院检查,可以在家把留取的尿标本放入冰箱保鲜层,1小时内送检。
5.容器是否干净
小编提醒,为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不仅检验的尿液不能被污染,装尿液的容器也不能被污染。因此,我们一定要保证装尿液标本的容器是清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