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治疗

肌酐涨了医生为什么却拍手叫好

时间:2024-06-25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5 栏目名: 多囊肾治疗 文档下载

部分肾友的肾功能好转了,但是血肌酐没有下降、或是略有升高,于是认为医生把自己“治坏了”。可能不好意思跟主管大夫直说,而是向我吐槽。

但这里要说明一下:血肌酐升了,不一定是坏事。

为何?血肌酐下降确实是一个肾功能好转的标志,但肾功能好转的标志,不止是血肌酐。

举两个肾功能好转、血肌酐却没有下降的例子:

1.肾脏超滤减轻、血肌酐上涨,提示肾功能好转

病肾的工作负担,比正常肾脏更大。

就好像一个病人,一天24小时背着100斤的重物,这样一直压着,他的病情发展就非常快。

肾脏有一个部位叫球旁器(在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接触点),负责增加工作压力。当肾脏受损后,他就会开启球旁器,球旁器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肾脏压力,让肾脏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功能。

许多蛋白尿、高血压患者,因为肾脏开启了这种加速自杀模式,在短期内完成了很大的排泄量,才使肌酐不至于太高。

肾脏可以支撑数年的超滤功能,在适者生存的远古丛林中,超滤有利于个体在受伤后度过生死关头,获得更多繁衍后代的机会。但在现代,超滤成了一个减少肾脏寿命的缺陷,会让肾脏寿命减少一半以上。

最明显的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经常超过200(正常100左右),这么大的工作量,肾脏怎能不垮掉?所以糖尿病肾病发展速度很快,平均肾功能下降速度可能达到其它肾病的2倍以上。

该怎么办呢?

用药物减轻肾脏的超滤。

比如服用普利、沙坦、列净类药物后,血肌酐有小幅上升(30%以内),这是因为肾脏负担小了,排泄的肌酐少了。放心,只要你没有到生死关头,滤过率高点低点没有影响。由于肾脏的压力减轻,肾脏的寿命更长了。

所以这种肌酐小幅上升,是长期肾功能获得好转的现象,值得高兴。

如果这时肌酐没有上升,才是坏事,说明药物没有起效。

2.再举个例子:尿肌酐上涨、味道增大

重度肾衰患者,代谢废物排泄发生障碍,尿液就像清水一样,尿肌酐也很少。

肾友们有时候会检查尿肌酐。因为高蛋白食物(比如肉类)吃多了,代谢后留下尿肌酐就会升高,所以尿肌酐受饮食影响,不如血肌酐常用。但如果蛋白质摄入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尿肌酐排泄增加,提示肾脏的排泄能力提高了。

尿液中排出的尿素氮,挥发出氨味,闻起来会有骚臭味。所以肾衰患者的尿液,由无色无味的清水样重新变得有味道,也是肾功能好转的表现。

以上2种情况,肾脏或是有了寿命更久的排泄能力,或是有了更强的排泄能力,尽管血肌酐没有降低,但肾脏结局(透析和肾移植发生率)更好了。

总之,肌酐不是唯一的肾功能标志。

可怕的是:一些患者以为降肌酐是金标准,以致于使医生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部分医生害怕肌酐升高、害怕患者不满,宁可不作为,也不敢应用对肾脏有利的方案,让患者少吃肉,少锻炼,只用降肌酐而没用的药,不用升肌酐而有用的药,又何尝不是被患者“绑架”了呢?

对医生同行们说句话:

不要怕肌酐升高,只要是对肾脏和生命有利的事,就放手去做!把前因后果给患者讲清楚,患者基本都会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