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1+到底要不要治?尿蛋白是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之一,指的是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是肾脏受损的常见表现。
如果尿蛋白1+迟迟无法转阴该怎么办呢?
治疗与临床指证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每一种药物的使用,都要遵守适应症,也就是说,想用某种药物,必须等病情达到一定程度才行。
比如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1克以下的时候,通常是不会使用激素的。并不是激素不好使,而是其所带来的疗效与可能造成的副作用相比,临床价值并不算大。
比如血肌酐,通常在血肌酐700μmoI/L以下,并且没有代谢中毒等等急性并发症时,医生是不会选择透析的。
在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医生们都会根据适应症来用药,这就是临床指证。
顽固的尿蛋白
有些病理类型,比如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等,尿蛋白的治疗难度比较大,使用激素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有些患者经过治疗,其他方面都得到了解决,只有尿蛋白总有一两个加号无法消除。
每次看着化验单上的加号,就会感觉难受,似乎整个治疗都是白费了。
对于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不建议增加治疗量,只需要维持现有的治疗强度就行了。
治疗与生活
虽然医生们没有说,但大家都是默认这样一个“潜规则”:将病情控制在化验单层面,就算治愈了。
什么叫化验单层面呢?
就是只有检查的时候,才能发现有异常数据,患者本人并没有任何感觉,并且这种异常也不会对疾病本身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的情况还有囊肿。
肾囊肿患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囊肿在3厘米以下,就不建议治疗,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
这是因为,治疗并不是单纯为了消灭疾病,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身体上的小小异状没有达到扰乱生活的程度,就没必要非得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