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确诊IgA肾病的患者20年后大约有25%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并需要肾脏代替治疗。且相对而言,IgA肾病在亚洲人中更常见,患IgA肾病的亚洲人会比其他地区的人群临床表现更重,疾病进展风险更高。
一、IgA肾友肠道菌群变化
肠道菌群作为肠道微生态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肠-肾”轴理论揭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间的密切关系。肠道菌群紊乱破坏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平衡,异常的IgA1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导致IgA肾病的发生。
一篇高质量的综合11个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肠道菌群多样性在IgA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A肾病患者存在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研究还发现在IgA肾病患者组,肠道普雷沃氏菌、粪球菌属、双歧杆菌数量减少。
而动物研究还发现,双歧杆菌数量降低与蛋白尿和血尿水平相关,使用含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喂养IgA肾病小鼠缓解肠道菌群失调,显著改善IgA肾病的表现。表明双歧杆菌丰度降低可能与IgA肾病严重程度有关。
二、干预肠道菌群治疗IgA肾病
01.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是定殖在人体内,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主要通过作用修复肠黏膜屏障、防止有害生物扩张和移位等机制平衡肠道菌群,进而促进健康。
多项研究表明益生菌对IgA肾病治疗有积极作用:
①Soylu等研究发现使用具有益生菌特性的葡萄球菌酵可降低IgA肾病小鼠体内sIgA产生、系膜增生和基质扩张,从而阻止疾病发生发展。其可能机制包括通过调节T细胞减少肠道炎症、抑制病原体、阻碍病原体附着于肠道黏膜、抑制微生物毒素产生、促进正常IgA的产生及对肠壁产生营养效应。
②Tan等发现使用含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可显著缓解肠道生态失调、减轻IgA肾病病理损伤和减缓肾病表型。
02.使用抗生素
一些特定抗生素如利福昔明,被证实具有改变肠道菌群、抑制细菌附着、预防肠道炎症和调节肠道屏障功能等作用,从而有助于延缓疾病的发生。
虽然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也有可能引发一些严重问题,如艰难梭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因此,在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临床医生需要仔细权衡其可能带来的益处与潜在的不良反应。
03.肠道菌群移植(FMT)
FMT是一种较为新兴的治疗方式,通过收集健康供体的粪便,去除杂质并分离其中的菌群,制备成粪菌悬液,经过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灌注在受体肠道内。这种治疗方式旨在向受体肠道内引入完整的微生态系统和有益的共生菌群,从而改变受体肠道菌群失调状态,调节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进而治疗相关疾病。
FMT重建肠道菌群稳态可作为治疗IgA肾病的一种有效新策略,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亟待更加严密设计的临床试验证实。
综上所述,补充益生菌是相对有效且更易执行的辅助治疗IgA肾病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