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病。 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恶化,末期甚至可能导致肾衰竭。 因此,患者一定要及时发现病情。 那么下面就跟随专家来了解一下吧。
1.肾脏肿大:两侧肾脏病变进展不对称,大小差异。 后期,双肾可占据整个腹腔。 肾脏表面有很多囊肿,使肾脏形状不规则、凹凸不平、质地坚硬。
2、肾区疼痛:重要症状,常有腰部压迫感或钝痛,疼痛剧烈,有时出现腹痛。 疼痛可因体力活动、行走过久、久坐等而加重,卧床可缓解。 肾内出血、结石移位或感染也是突发剧烈疼痛的原因。
3、肾功能不全:这种病迟早会出现肾功能不全。 在某些情况下,肾衰竭发生在青春期。 一般来说,肾功能在40岁之前很少出现下降,大约一半的患者到70岁仍能维持肾功能,但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发展为肾衰竭的过程大大缩短,部分患者仍能维持肾功能
4、多囊肝:中年诊断的ADPKD患者中约有一半患有多囊肝,60岁以后约70%。一般认为其发展较慢,发生囊性肾病 大约10年后。 囊肿是由迷路胆管引起的。 此外,胰腺、卵巢也可出现囊肿,结肠憩室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5、血尿:约半数患者有镜下血尿,也可有阵发性肉眼血尿。 这是由囊肿壁血管破裂引起的。 当出血时间延长时,通过输尿管的血凝块会引起绞痛。 血尿常伴有白细胞尿和蛋白尿。 尿蛋白量较少,一般不超过1.0g/d。 若发生肾内感染,则脓尿明显,血尿加重,腰痛并伴有发热。
6.高血压:是ADPKD的常见表现。 在血清肌酐升高之前,大约一半的患者会出现高血压。 这与囊肿压迫周围组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 近10年来,Graham PC、Torre V和Chapman AB等证实肾脏正常组织、囊肿邻近间质及囊肿上皮细胞有肾素颗粒增多,肾素分泌增多。 这些都与囊肿的生长、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高血压患者囊肿的发生生长较快,可直接影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