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壁会增厚并含有粘性液体。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多发性肾囊肿患者家属中的患者。多发性肾囊肿一般不会引起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通常双侧发病,但单侧发病极为罕见。男女发病率相同,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大多数病例发生在40至60岁之间。稳定病情,使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达到临床控制。主要表现为腰部或背部疼痛。当继发感染时,除了疼痛加重外,还可能伴有体温升高和全身不适。
肾囊肿多见于肾实质,尤其是肾皮质。 单纯性肾囊肿的囊壁由一层薄薄的纤维组织组成,上面覆盖着一层扁平上皮,含有草浆。 少数囊肿含有血性液体。 感染后,壁会增厚并含有粘性液体。 发生在肾门、肾窦附近的囊肿,长大后可进入肾窦,称为肾盂旁囊肿。
它们可能是淋巴囊肿或由肾胚胎组织残余物发育而来的囊肿。 肾囊肿概述 肾囊肿的治疗 肾囊肿的临床表现 肾囊肿的疗效评价 肾囊肿的诊断 肾囊肿概述 肾囊肿属于良性肿瘤,有人将其归为肾囊肿性疾病。 在肾囊性疾病中,单纯性肾囊肿最为常见。 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 一般为一侧单侧,但也有多侧或多极的情况。 双侧发生的情况很少见。 单侧和单个肾囊肿相对无害,临床上经常被忽视。
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超过2/3发生于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 囊肿起源于肾实质,突出于肾皮质表面,呈蓝色,但也可位于肾皮质或髓质深处。 囊肿壁薄,由单层鳞状上皮组成,囊肿内有清澈的浆液。 如果囊肿壁厚而不光滑,液体呈血性,则表明有恶变的可能,恶变率为3%~7%。 位于下极的巨大肾囊肿会压迫输尿管,导致梗阻、积液和感染。 这种疾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肾小球、肾小管先天性结构异常以及后天性损伤和感染有关。 本病属于中医证候范畴。 内脏囊性疾病多是先天遗传或后天营养不良,肾气受损,络络不和,导致肾囊血水凝聚所致。
多囊肾和肾囊肿(多发性肾囊肿)不是同一种疾病。 由于医学分门别类,疾病种类繁多,确实有不少人混淆了这两种疾病。 应该说,区分两者并不难:
1、从病因和发病机制来看: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多发性肾囊肿可以是先天性的(胚胎期形成),但也可以由外伤、炎症、肿瘤等引起。
2、家族史:多囊肾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的患者,但往往没有类似的多囊肾。 多发性肾囊肿患者家属中的患者。
3、囊肿内容物:多囊肾内含有尿液,多囊肾囊肿内含有体液(如血浆),其中含有红细胞等。
4、并发症及危害:多囊肾可引起血尿、高血压、水肿、肾病等。 气血不足,尿毒症。 多发性肾囊肿一般不会引起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5、预防:多囊肾可以控制囊肿的发展,消除症状。 多个肾囊肿可以控制或缩小囊肿,较小的可以消除囊肿。 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脏异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超过2/3的病例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被认为是衰老的变化。
肾囊肿常常是偶然发现的,许多患者是通过全身检查发现的。 大多数肾囊肿不会引起任何症状。 如果引起腰部疼痛或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尿路感染,囊肿一般较大,直径超过5cm。 肾囊肿的治疗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由于肾囊肿发展缓慢,无症状时不会损害肾脏,对健康无害,而且发现时患者年龄一般较大,因此对于无症状患者,即使囊肿很大,也可能不予治疗。
但需要定期进行肾脏检查B超; 如果患者腰部疼痛、排尿异常是肾囊肿引起的,且肾囊肿直径超过5cm,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但容易复发。 肾囊肿的传统手术方法包括细针抽吸术和开放手术。 前者在B超引导下,用长穿刺针从皮肤刺入囊肿,将囊肿吸出。虽然避免了手术的痛苦,但穿刺后容易复发;
后者虽然复发率低,但患者伤势严重,腰部留下很长的手术疤痕。 多囊肾是指肾实质内存在大量大小不一的囊肿的疾病。 较大的可能非常大,而较小的可能只有肉眼可见,导致整个肾脏体积增大。 表面呈凹凸不平的囊状突起,囊内呈苍白。 黄色浆液,有时因出血而呈黑褐色或红褐色。
该液体含有尿素、尿酸、肌酐、蛋白质、磷酸盐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多囊肾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据文献统计,250~300例尸检中可发现1例多囊肾。
通常双侧发病,但单侧发病极为罕见。 男女发病率相同,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大多数病例发生在 40 至 60 岁之间。
该病有家族遗传倾向,但合并其他器官先天性畸形的情况并不常见。 多囊肾多是先天遗传或后天营养不良,肾气受损,络络不和,导致肾囊肿内血水凝结而引起的内脏囊性病变。 多囊肾是先天性的,但早期没有任何症状。 有些患者在20-30岁时出现症状,大多数在40-50岁时出现症状。
根据医生的经验,症状出现的越年轻,情况越严重。 多囊肾、肾积水引起的肾脏体积变化(治疗后可逐渐恢复正常)、皮质变薄、功能降低、结构紊乱等肾脏器质性疾病; 还能消除腰痛、畏寒、酸酸、麻木、无力等症状。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1.腰腹部局部不适或钝痛;
2. 血尿(镜下或肉眼);
3.蛋白尿、白细胞尿;
4.高血压;
5.反复尿路感染;
6.肾功能损害;
7.肾脏肿大;
8.肾外表现,包括多囊肝和颅内动脉瘤。 多囊肾病是指整个肾脏被大大小小的囊肿覆盖。 这些囊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从而压迫肾脏,损害肾脏的结构,减少产生尿液的肾单位数量,最终导致肾脏受损。 当人无法维持正常生活时,就会发生尿毒症。
多囊肾的常见症状有高血压、血尿、肾脏肿大、尿路感染、囊肿出血时腰痛、感染时腰痛、发烧、肾积水时腰痛、合并结石时肾痛等。 绞痛、血尿等。多囊肾早期,对症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和感染。 从中期来看,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切除较大的囊肿,减少对肾脏的损伤,延长肾脏的使用时间。 到了晚期,患者只能依靠透析(如血液透析)。 而不是肾脏工作。
如果多囊肾在透析后经常出血或感染,则应手术切除。 如果需要肾移植,最好也将其切除。 多囊肾患者应注意不要使用肾毒性药物,多喝水预防感染和结石,防止腰部受到冲击,服用有效的降血压药物,这样可以延长肾脏的寿命。 经中药治疗,效果理想。 过去,手术已用于治疗多囊肾病。 然而,手术不仅不能彻底治愈多囊肾,还会给患者带来新的身心创伤。 更重要的是,手术后不久,通常是6个月左右,很多患者原来的症状又复发,而且会逐渐比以前更严重,肾功能也会急剧恶化。 药物治疗相对来说没有新的创伤,痛苦也较小,患者更愿意接受。 药物可以消除症状、控制囊肿的发展或缩小囊肿的大小。
稳定病情,使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达到临床控制。 因为这种病是一种遗传病,是由基因决定的,未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或许有可能从基因上治疗这种病,彻底治愈它。 肾囊肿的临床表现 单纯性肾囊肿常常是偶然发现的。 大多数都是无症状的,一般只有直径达到10厘米时才会出现症状。 主要表现为腰部或背部疼痛。 当出现并发症时,症状就会很明显。
如果囊肿大量出血,导致囊肿壁突然拉伸,囊膜受到压缩,就可能出现腰痉挛。 当继发感染时,除了疼痛加重外,还可能伴有体温升高和全身不适。 一般不会有血尿。 偶尔,囊肿压迫邻近的肾实质,可能会产生镜下血尿,有时会引起高血压。 当囊肿巨大时,腰腹部可能会出现肿块。 肾囊肿的诊断
一、基本检查
1、尿液检查:尿常规正常。 若肾实质受压于囊内或有囊内感染,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2、B超检查可以了解囊肿的数量、大小、壁的情况。 可与肾实质肿块区别,是首选检查方法。 典型的B超表现是病灶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 当囊肿壁出现不规则回声或局部回声增强时,应警惕恶变; 继发感染时,囊肿壁增厚,病灶区回声稀薄,囊肿内出血时回声增强。 当影像学显示多发性囊肿时,应与多房性囊肿和多囊肾病相鉴别。
3.静脉肾盂造影(IVP)可显示囊肿对肾实质的压迫程度,可与肾积水鉴别。
2.对于B超检查无法确定者,进一步CT检查有一定价值。 当囊肿伴有出血、感染或恶变时,会表现出异质性,CT值会升高。 当CT显示囊肿特征时,无需进行囊肿穿刺。
三、诊断要点
1、该病早期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检和B超检查时发现。 当囊肿直径>10cm时就会出现症状。 主要由腰腹部肿胀疼痛引起,当囊内发生感染、出血时疼痛加剧。
2.体检偶尔可发现腰腹部囊性肿块。
3.B超检查通常可以明确诊断。 当怀疑恶变时,可采用进一步检查所列的方法。
4.本病应与肾癌、肾积水、肾多房囊肿、多囊病相鉴别。
肾囊肿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如果肾囊肿直径小于4cm,肾盂、肾盏无明显压迫,无感染、恶变、高血压,或症状不明显, 只需要密切随访观察和定期B超复查即可。
二、西医治疗
(一)穿刺引流+硬化剂治疗 1、适应症:此法适用于囊肿直径大于4cm、有症状、经检查已排除恶变和感染的患者。
2.常用的硬化剂有四环素、磷酸锁、95%酒精、50%葡萄糖。
3.禁忌症:局部皮肤感染患者及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
4.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血气胸、肾裂伤、动静脉瘘、尿囊外伤以及硬化剂外渗引起的肾周组织刺激和损伤。
(二)穿刺引流及抗生素治疗
1.适应症:肾囊肿直径4cm,合并囊内感染。 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根据可能感染的菌种注射敏感抗生素。
2.禁忌症及并发症与穿刺加硬化疗法相同。
(三)手术治疗
1、适应症(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1)囊肿并发感染,穿刺引流加抗生素治疗无效。
(2)囊肿恶变。
(3)穿刺硬化疗法治疗失眠。
(4)巨大肾囊肿。
2.禁忌症: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或有恶性囊肿及远处转移者。
3.手术方式的选择
(1)囊肿去顶术,适合大多数肾囊肿患者;
(2)肾切除术,适用于囊肿恶变或囊性肾癌。
4.术后并发症常有感染、出血、尿失禁等,腹腔镜术后的防并发症包括气体检查、皮下及纵隔气肿、肠道损伤及出血、感染等。
(4)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囊肿并发感染及出血。 治疗囊肿感染的西药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等,慎用肾毒性抗生素。 止血药物:止血药1ku,肌肉注射,每日一次。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是安全的,不会产生血栓。
肾囊肿疗效评价
1.肾囊肿治愈,体征和症状消失。
2、好转:肾囊肿缩小了2/3以上,但不同程度的症状和躯体症状仍然存在。
3.无效:肾囊肿的大小、症状、躯体症状与术前无变化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