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有点问题去检查,如果肌酐高这种情况有患尿毒症的危险,需要注意肌酐的具体化验检查结果是多少,同时需要结合尿素氮的水平来确定是不是有尿毒症。大多数情况下,肌酐和尿素氮同时升高,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需要考虑到尿毒症的危险,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
当肌酐升高后,及时采取4项措施控制病情,对防治尿毒症往往最为关键,可显著降低恶化的风险。
一、把原发病稳定护肾成功一半慢性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先天免疫系统存在缺陷的问题,而要根本改善病情早期需要重视自身免疫系统的调理。但具体到每种类型肾病,病情的发展与原发病有着直接关系。肾病比较常见的类型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控制这些原发病主要一是控制病理损伤速度,
二是继发性因素对肾功能的损伤。病理损伤主要是针对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的系膜增生、间质纤维化、新月体等进行治疗;继发性因素控制主要是对长期高血压、高血糖、囊肿等问题进行系统的改善,来避免损伤肾脏功能。把这两方面都控制稳定,病情的进展速度也会缓慢很多,不至于持续恶化。
二、严格控制肾内压,稳定血流肾脏血容量非常大,调节血液循环工作很艰巨,需要每天对流经的血液进行滤过代谢。而肾内压升高后则会影响到血液流通,导致部分血管堵塞,肾脏内部细胞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加剧肾功能硬化发展。当肾内压升高后,主要表现为全身系统性血压升高,监测肾脏血流信号异常。调节血压的情况,可以先服用降压药同时联合中西药疗法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尽可能保证血流正常,减缓病情进展。观察肾脏血流以及肾内压需定期进行肾脏彩超监测,调整用药。
三、避免感染反复急性发展肾脏损伤后免疫力会下降,早期的患者存在激烈的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血液内蛋白大量流失,营养不充足,同时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会进一步抑制免疫情况。导致部分患者病情进展后,即使到肾功能不全阶段仍要面临免疫力低下的情况。而到这个阶段大家更重视降低肌酐,而没有系统地提升免疫力,导致部分患者血液内毒素水平升高后,再次出现频繁感染的情况。感染会导致血液浓缩,引起急性肾衰竭,加剧肾功能慢性损伤,因此肌酐升高后要及时清理毒素蓄积情况,同时提升免疫力,预防急性损伤造成的慢性进展。
四、预防猝不及防的并发症肾病进展过程常喜欢搞“突然袭击”的就是一些并发症。比如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高血钾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等。这些情况多发生在肾功能不全阶段,早期比较轻,进入到中后期肾功能各方面功能下降,症状开始显露,且随着肾功能损伤加剧,症状也会加重。如果防治这些并发症,需要监测血生化血常规的情况。且针对降压药、改善贫血的药物等,做到未雨绸缪。而不要等并发症已经非常严重,威胁到肾功能了才开始处理。血压、贫血等控制稳定后,也就意味着肾脏血液环境变好,对肾功能长期稳定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