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简介

什么是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

时间:2024-03-20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1 栏目名: 多囊肾简介 文档下载

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简单来说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

不论如何,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判断都和内瘘的使用相关。既往的文献对于内瘘成熟的定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术前注意保护上肢血管,避免腕部以上血管穿刺和采血,保护手臂皮肤不要破损。

2、术后抬高术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及时活动手指,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术后72h进行握拳锻炼促进内瘘成熟,伤口如有渗血可轻压止血,听诊杂音,避免压迫过重导致内瘘闭塞;严重出血需开放止血。3~7d换药1次,10~14d拆线。避免内瘘侧肢体负重、受压、测血压、输血、输液及采血。

3、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如止血良好,术后可给予低分子肝素或阿司匹林等预防血栓形成,但要注意个体化处理。

4.术后8~12周,内瘘成熟后进行穿刺透析。评估内瘘成熟,可考虑提前穿刺透析;但尽可能选择其他静脉穿刺作静脉回路,减轻内瘘损伤。

5、穿刺前检查内瘘区域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疼痛及破溃,内瘘震颤及杂音情况,血管弹性张力及搏动情况,举臂实验及搏动增强实验,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行超声或影像学检查。

6、初期内瘘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穿刺前请请按通路管理人员规划的穿刺点规范穿刺,有条件的单位,内瘘首次使用或遇疑难情况时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

7、透析结束拔出穿刺针后,压迫穿刺点15~30min。如遇穿刺区域出现血肿,应立即用冰袋对血肿部位进行冰敷,以防血肿继续扩大,并注意观察内瘘震颤情况,24h后不再渗血可热敷或涂抹消肿类软膏,或采用理疗等方式消肿。

8、日常护理

(1)每次透析前内瘘侧肢体用肥皂水清洗干净,透析后穿刺点敷料应第二日撤除,避免穿刺点沾水,洗澡时以防水贴保护,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2)衣袖宜宽松,以防止内瘘受压,避免内瘘侧肢体负重,睡眠时避免内瘘侧 肢体受压。

(3)每日对内瘘进行检查,包括触诊震颤、听诊杂音情况,观察内瘘区域有无红、肿、热、痛,有无异常搏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员汇报。

9、建议常规3个月左右进行内瘘超声检查,早期发现狭窄、血栓及血管瘤等并发症,有异常情况时则随时检查;定期评估透析再循环率及透析充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