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简介

尿酸高就会引起痛风吗

时间:2024-03-20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3 栏目名: 多囊肾简介 文档下载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关节炎疾病,主要是由人体内的尿酸浓度长期处在一个较高的数值导致的。

人体内的尿酸是由嘌呤合成的,在日常饮食中,摄入的嘌呤只占少数,其他是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虽然通过外部食物的摄入量不高,但大部分都会被转化为尿酸。《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版)》指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达13.3%,而痛风仅1.1%,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是痛风的10多倍。可见,大多数高尿酸血症并不发展为痛风,只有尿酸盐结晶沉积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

有研究发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痛风的年发病率在血尿酸 > 540 μmol /L 时为 4.9%,420 ~ 540 μmol/L 时为 0.5%,≤ 420 μmol/L( 7 mg/dL) 时仅为 0.1%。高尿酸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与以下危险因素共存,如代谢综合征、卒中、高龄、男性、肥胖、脂代谢紊乱、酗酒等。高尿酸与痛风、肾结石、慢性肾病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至少1次外周关节或滑囊肿胀、疼痛或触痛”是诊断痛风的必要条件,“在有症状的关节或滑膜液中发现尿酸钠结晶(MSU)或出现痛风石”是确诊的充分条件,若不符合此项充分条件,则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累计赋分,≥8分可临床诊断痛风。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抗炎镇痛治疗目前欧美指南多将糖皮质激素置于一线抗炎镇痛药物,我国指南(2019)推荐尽早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足量、短疗程),对上述药物不耐受、疗效不佳或存在禁忌的患者推荐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1B)。对于严重的急性痛风发作、多关节炎或累及≥2个大关节者,建议使用2种或2种以上镇痛药物治疗,包括秋水仙碱与NSAID、秋水仙碱与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及关节腔糖皮质激素注射与其他任何形式的组合。但不建议NSAID和全身糖皮质激素联用,会增加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降尿酸药物治疗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建议血尿酸水平≥540 μmol/L,或≥480μmol/L且出现合并症(如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损伤等)的患者药物治疗。无合并症者建议血尿酸控制<420μmol/L,伴合并症时,建议控制在<360μmol/L。对于痛风患者建议血尿酸控制<360μmol/L,严重痛风患者应控制<300μmol/L,但不推荐血尿酸长期控制低于180 μmol/L。

碱化尿液建议当尿pH<6.0时,应使用枸椽酸制剂、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晨尿pH值维持在6.2~6.9。碳酸氢钠尤其适用于痛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枸橼酸盐制剂主要用于合并尿路结石,尤其是尿酸性、胱氨酸结石等。

控制嘌呤的摄入痛风患者要注重控制嘌呤的摄入量,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发病急性期内,必须要更加严格的把控食物的摄入,尽量选择嘌呤含量比较低的食物。而一些含嘌呤较高的食物诸如动物肉汤、骨髓、内脏、沙丁鱼以及凤尾鱼等都要禁止摄入,同时外源性核蛋白食物也要尽量少摄入,以缓解和减轻痛风的发作,减少尿酸盐在其体内的累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