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囊肾简介

肾小球滤过率比肌酐更重要的原因

时间:2024-03-11 作者: admin22 阅读量: 2 栏目名: 多囊肾简介 文档下载

很多肾友都会问:“为什么肾小球滤过率比肌酐更重要?”实际上,这里很多人都存在误区。我们先来了解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是什么。

|血肌酐VS肾小球滤过率

首先,血肌酐主要由内源性肌酐和外源性肌酐两部分组成。外源性肌酐是指人体所吃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肌酐,而内源性肌酐则主要来源于肌肉,是肌肉的代谢产物。

由于血液中的肌酐主要通过肾脏过滤排出体外,所以血肌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脏的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肾脏疾病的指标之一。

肾小球滤过率 (eGFR) 也是临床常用的衡量受检者肾功能的指标之一,通常是由血肌酐、年纪、性别计算得出。有的医院还加入了胱抑素C,或者用肾动态ECT评估肾小球滤过率。该指标降低提示患者可能患有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等各种肾脏疾病。

那么,为什么肾小球滤过率比血肌酐的直接测量值更准确呢?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两点:

第一:因为现在我们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是通过先测出血肌酐,和年龄做一个转换,进而算出肾小球滤过率。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方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其中区别:比如说,血肌酐值都是100μmol/L,如果是一位20岁的青壮年,那么算出的肾小球滤过率一般是在80~90μmol/L的区间;但如果是一位90岁的老年人,那么算出来的肾小球滤过率就是60μmol/L多。

因为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公式,把年龄衰老的因素计算进来了,所以,肾小球滤过率比单纯的血肌酐要准确。

第二:我们还需知道,临床医生看肾小球滤过率还要参考性别、肌肉容量,比如说一位截肢的患者,肌肉容量本身就少,那么他的肌酐水平就很难升高,但实际上这位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是有所下降的。因此,在临床上,医生为了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肾脏功能,更倾向于用肾小球滤过率来判定。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一个个体来说,每次肌酐值的变化,也能很好地反映个人肾脏功能的变化。